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王颖)11月20日,湘潭市委改革办发布“新时代10年”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优秀典型案例。
《新理念 敢作为 推动诉源治理走深走实——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创新践行“枫桥经验”新路径》成功入选!
“新时代10年”
湘潭市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优秀典型案例名单

雨湖区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,坚持以人民调解为中心,把诉源治理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举措,持续发力,积极构建诉调对接机制,完善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,有力推动了诉源治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发展。
整体联动,织密网络实现“无缝衔接”
雨湖区人民法院整合资源,下沉“村居”,构建多层次、全覆盖的立体调解网络。建立18个诉源治理工作站,引入7个行业调解组织和24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,聘任特邀调解员40余名,培训村级干部和人民调解员200余人次,提升案件调解分流化解率。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调解室,为不便前来调解的当事人提供在线调解服务。成立法官工作室,创建全市首家“无讼村”示范点,协助化解村居矛盾100余起。在雨湖区综治中心成立了全市首家共享法庭,将优质的司法资源输送到老百姓的“家门口”,打通基层矛盾纠纷化解“最后一公里”。2023年10月,雨湖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收案数同比下降5.63%,诉前调解分流率45.48%,诉前调解成功率达77.73%。
雨湖区人民法院延伸触角,联合行业部门,共建专业解纷平台,“一站式”调处多发、易发专业领域纠纷。与辖区派出所、交警中队、司法所建立联动调解、协商共建机制,妥善调处重大矛盾纠纷。联合行政执法单位,在证据保全协作、案件无缝衔接、信息共享、案件研讨等方面形成有效协作。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沟通联系,统一重大、疑难、特殊劳动争议案件裁审尺度,维护社会稳定。加强与物业行业协会的对接,减少物业公司与业主的矛盾纠纷。2023年9月,联合雨湖区侨联成立涉侨纠纷调解中心,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。
双向发力,优化机制做到“内外兼修”
转变思路,理念先行。制定相关规范性意见,指导干警主动运用群众观念指导调解工作实践,实现工作思路的“六个转变”,落实“能调则调、调解优先”的工作要求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调解工作,获得群众对调解的情感认同。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案机制,繁简分流,大力推进类案专审,有效提高办案效率,避免同案不同判。
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台,配备专职导诉员,帮助当事人算好感情、经济、时间、风险“四笔账”。从立案到执行,将调解贯穿审执工作全流程,灵活选择调解时机及调解方法,力求实质性化解争议。强化调审执衔接,试行调解备案制度,敦促调解案件即时履行,有效提升执结率。加强与当事人的庭前沟通和法律释明,促成当事人形成合理的调解心理预期。及时做好判后答疑,必要时通过实地走访、法官寄语、释明书等形式动员服判息诉、巩固调审成果。
责编:樊芳
一审:马志军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







